佛門成語: 15. 十五畫

 

〔15.10〕

暮鼓晨鐘

【觀世心編著】

 

   在佛教叢林道場,鐘有集眾、報時的功能,用以警惕與自勵。比喻使人覺悟的言論。所謂「暮鼓晨鐘」,並非夜暮擊鼓、早晨叩鐘,而是指清晨時的開靜,應先叩鐘、後擊鼓;就寢時的止靜,則是先擊鼓、後叩鐘。亦作「暮鼓朝鐘」。

   明•憨山德清法師(1546~1623年)〈重修曹溪祖庭殿堂疏〉:「寺僧某等,生叨盛世,早入空門,託迹名山,忝承未裔。朝參夕禮,奉真像於當年。暮鼓晨鐘,繼香火於晚歲。」參閱《龍藏•1634•155~156冊;夢遊集•卷四十》。

   原作「朝鐘暮鼓」。出自唐•李咸用(?~873~?年)〈山中〉詩:「朝鐘暮鼓不到耳,明月孤雲長掛情。」參閱《全唐詩•卷646_56》。

   亦作「晨鐘暮鼓」。明•憨山德清法師〈示靈洲鏡上人〉:「上人苟能悟此法門,則江光水色,鳥語潮音,皆演般若實相。晨鐘暮鼓,送往迎來,皆空生晏坐石室,見法身時也。」參閱《龍藏•1634•155~156冊;夢遊集•卷三》。【觀世心編著】

方淑媛繪畫

 


成語15.10:暮鼓晨鐘      若無顯示左方視窗之檔案總管,請按「首頁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