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門成語: 9. 九畫

 

〔9.36〕

若即若離

【觀世心編著】

 

   好像是接近,又像是離開。形容對人保持距離;態度不明確;混淆不清。清末民初•魯迅(1881~1936年)《高老夫子》:「他的書雖然和《了凡綱鑒》也有些相合,但大段又很不相同,若即若離,令人不知道講起來應該怎樣拉在一處。」

   意指離諸分別,即相離相,無縛無脫,不可思議。出自陳•真諦(499~569年)譯《龍藏•1212•87冊;三無性論•卷下》:「自性不可思惟,謂此轉依即色為自性,離色為自性,皆不可思惟。如是乃至識及六入、四大、三界、六道、十方等,若即若離,皆不可思惟,如佛性中廣解。」

   唐•玄奘(602~664年)譯《龍藏•1171•83~84冊;顯揚聖教論•卷八》:「自性者,此轉依性,即色離色,不可思議;如是即受想行識,離受想行識,不可思議;地界、水界、火界、風界,若即若離,不可思議。」

 

 


成語9.36:若即若離      若無顯示左方視窗之檔案總管,請按「首頁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