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門成語: 6. 六畫

 

〔6.18〕

守株待兔

【觀世心編著】

 

  比喻拘泥守成,不知變通;妄想不勞而獲。源於戰國•韓非(約前281~前233年)《韓非子•五蠹》:「宋人有耕田者,田中有株,兔走觸株,折頸而死,因釋其耒而守株,冀復得兔,兔不可復得,而身為宋國笑。今欲以先王之政,治當世之民,皆守株之類也。」

  意指不識玄旨,枉用心神;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。隋•天台智者大師(538~597年)《卍續藏•0338•18冊;維摩經文疏•卷十六》:「補處菩薩,隨機益物,豈但守株待兔也。」

  五代宋初•智門光祚禪師(?~964~?年):「千人排門,不如一人拔關。」僧便問:「如何是千人排門?」師曰:「守株待兔。」參閱《卍續藏•1315•68冊;古尊宿語錄•卷三十九》。亦作「守株伺兔」。

 

 


成語6.18:守株待兔      若無顯示左方視窗之檔案總管,請按「首頁」。